发布日期:2025-05-03 08:37 点击量: 信息来源:龙8
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、总产量最高的农做物,因为持久受限于缺乏快脱水的玉米品种,机械粒收程度较低。我国科学家颠末11年研究,发觉一种可以或许显著降低收成期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基因及其机制,为玉米籽粒间接机械化收成,奠基了主要理论根本。时间11月12日,该正在国际学术期刊《细胞》颁发。
目前,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跨越6亿亩,但受种植模式、玉米籽粒含水量高档要素,正在我国南方地域特别黄淮海区域,后期还需要晾晒、烘干后再脱粒,其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。对此,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传授团队颠末11年持续科研攻关,操纵该基因能够实现玉米收成期籽粒快速脱水。
据引见,科研团队的主要发觉为下一步玉米籽粒脱水的精准调控供给了新思,也无望让我国玉米籽粒机械化收割程度大幅提拔。目前,团队已环绕该申请多个专利,并启动科技,进行财产化摸索,该项手艺曾经正在我国黄淮海区域以及东北地域进行测试。按照前期测试,这项无望尽快推向市场,实现玉米的快脱水、宜机收,这项手艺成功使用后,每亩地大约能为农户节流100~150元成本。
我国科学家颠末11年研究,为玉米籽粒间接机械化收成,奠基了主要理论根本。